对大部分新冠(COVID-19)患者来说,熬过1~2周的发热、咳嗽、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后,核酸结果转阴,就“阳康”了。很多人会觉得这意味着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事实上,核酸转阴只能说明体内的病*量已经低到不具有传染性,并不代表身体已经恢复如初。
我们的免疫系统打了一场大仗,敌人虽然偃旗息鼓,但自身也受到了不少损伤,需要时间来恢复。于是,不少“阳康”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容易出现乏力、呼吸急促、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种新冠感染带来的“后遗症”被称为“长新冠”,也是“阳康“之后特别需要注意的。大量针对康复人群的追踪调查发现,“长新冠”的影响可能持续数月,甚至1年以上。
01
什么是“长新冠”?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定义:发生在可能或确诊新冠病*感染史的个体中,通常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内发生,持续至少2个月,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1]。
02
什么人更容易遭遇“长新冠”?
通常我们会认为新冠感染症状严重的人更容易出现“后遗症”,但是相关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所有COVID-19患者都有可能遭受“长新冠”的影响,并且这种可能性似乎与最初感染的严重程度无关。也就是说即使是轻症患者,也可能遭遇“长新冠”。
03
多少人会受到“长新冠”的影响?
WHO在年12月发布的COVID-19问答,预估大约有10%-20%的患者可能出现“长新冠”的持续症状。目前还很难预测患者受到的这种长期影响会持续多久。
然而,年12月1日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的针对长新冠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2],检索了共有,名参与者的项研究后得出的数据却不容乐观:无论是否住过院,在随访的4个月内(平均天),至少45%的新冠感染者仍存在一种及以上的症状。
04
“长新冠”有哪些症状?
根据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的荟萃分析,针对新冠感染住院人群的调查共报告了46种症状,非住院人群报告了14种症状,住院/非住院人群混合的调查则报告了28种症状。
图:“长新冠”症状多达几十种
常见的症状有:
疲劳乏力
注意力障碍(俗称“脑雾”)
睡眠障碍
呼吸困难
肌肉疼痛
日常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其他还包括脱发、味觉嗅觉丧失、焦虑或抑郁、慢性咳嗽、头痛/偏头痛、头晕、胃肠道不适、关节疼痛、心悸、视力受损、皮疹等等。
05
“长新冠”的影响有多大?
由于“长新冠”的持续时间未知,目前还很难评估到底有多大影响。但是,根据目前已发表的研究,新冠“后遗症”对身体多个组织和功能都可能有长远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肺损伤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新冠病*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肺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肺功能异常和肺纤维化。
中国科医院发表的《长新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3]指出,大量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肺部影像也长期存在异常。非重症患者在3个月的随访期内,有25%的患者出现肺功能异常。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后3个月进行评估时,81%的患者胸部CT影像仍有异常。
尽管随着病*的变异,相较于原始*株和德尔塔(Delta),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Omicron)*株以攻击上呼吸道为主,出现肺部感染的比例较低。但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极强,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出现肺损伤的人数仍然不可小觑。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新冠“后遗症”中最普遍的症状。年3月香港理工大学向媒体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团队自年10月起追踪名本港新冠患者的健康状态,发现超过四成人在确诊到康复一年后仍然出现疲劳、下肢肌肉乏力等「疲劳综合症」,这种情况在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的情况较为严重[4]。
心血管病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年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