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7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科技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将介绍药物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攻关最新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法匹拉韦完成临床研究,临床疗效良好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法匹拉韦已完成临床研究,显示出良好临床疗效,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已建议法匹拉韦尽快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法匹拉韦已实现量产,临床供应有保障。经专家论证,已建议尽快纳入诊疗方案。
新冠疫苗加速研制,安全性如何保证?工程院院士答疑
新冠疫苗正在加紧研制,安全性是否可靠?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志介绍,国内对疫苗上市应用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要求。
王*志说,我国目前正按照5种技术路线研制新冠疫苗,这些疫苗在临床前研究过程和特点都有所不同,但进入临床试验前必须完成3方面研究,分别为药学、安全性和有效性。要生产出合格的疫苗样品,在动物试验中证明安全有效后才能进入临床试验。我国对疫苗研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规和技术要求,和国际要求一致,目前中国科学家正按照法律和技术要求加紧研制。
有疫苗研发进展较快的单位已开始招募志愿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志表示,目前5个技术方向的疫苗研发总体进展顺利,第一批确定的9项任务都已完成了临床前的大部分研发工作,预计大部分研发团队在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的准备工作,并陆续启动临床申请、临床试验。我国已经有研发进展比较快的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开展临床试验方案的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待国家药监局按有关法律法规审批以后开展临床试验。我国疫苗研发进展属于国际先进行列,不会慢于国外。
专家揭秘新冠实验室里的动物模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秦川介绍,建立动物模型,为科学家认识疾病、病原体、传播途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何为动物模型?就是在实验室里面研制的“新冠病人”。疫苗和药物都要经过这种“特殊病人”的检验,才能真正用到病人身上。目前,动物模型主要在三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是明确了病*传播途径;二是用于药物筛选;三是验证疫苗有效性。
重型、危重型救治,重点推动恢复期血浆等疗法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针对轻型、普通型向重型转化的阻断,重点推动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和中医药,针对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重点推动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干细胞和人工肝的临床应用,目前均已取得良好的进展。
干细胞治疗8到10天可达治愈水平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研攻关组第一时间启动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应急攻关项目。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安全、有效,能够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难很快得到缓解或者停止加重。在临床表现、呼吸功能、影像检查等方面均实现好转,一般8-10天可以达到治愈水平。另外,干细胞对于肺纤维化进程的阻断以及促进肺部损伤修复的作用,显示其对于防止肺纤维化、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已经治疗了64位危重病患者。
15个省份和兵团实现本土“双清零”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称,3月16日0时至24时,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0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目前,有15个省份和兵团实现了本土现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其中5个省份实现了本土现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三清零”。
中国高校研发的14种检测试剂已向10余个国家供货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当前,随着国外疫情发展,对病*检测需求大幅度增加,在保障我国病*检测需要的基础上,中国检测试剂已经走出国门。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研发的14种新冠病*检测试剂获得了欧盟的CE认证,正式取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资质。“我们不仅捐赠了一批试剂,也已经向意大利、英国、荷兰等10余个国家开始供货。我们非常愿意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愿让中医药为国际抗疫发挥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在中国疫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中成药已经纳入到国家发布的第6版、第7版诊疗方案中。
我们很愿意把中国的经验跟国际社会共享,也愿意让中医药为国际社会,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在这次抗疫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吉林日报全媒体编辑:赵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