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阳性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大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理解最深刻的,应该是类风湿因子(RF)阳性+关节痛,但是,关节痛的同时合并有RF阳性就一定是RA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门诊经常碰到,许多中老年女性RF低滴度阳性,反复双膝关节肿痛,很担忧是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实,这部分病人大多是膝关节骨关节炎。RF的阳性是受其他的疾病的影响。
在RA中,RF的阳性率大概为60-80%,是诊断RA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RF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多存在于RA及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关节液和血清中。RF持续高水平的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骨侵蚀病变。
以下情况也可以检出RF阳性
但是RF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在多种疾病中也会产生出现RF(75-95%),例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50-60%)、多发性肌炎/皮肌炎(5-10%)、系统性红斑狼疮(15-35%)等;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乙肝、丙肝、结核、麻风等,曾有研究显示在丙肝患者中RF的阳性率可高达54-76%;非感染性疾病如巨球蛋白血症、结节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此外,在一些恶性疾病也会出现。
实际上,RF在年轻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约为4%,在无自身免疫疾病患者RF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升高,总的阳性率在3-25%不等。
所以,我们说,RF是RA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RF阳性≠RA。
RA损伤的“信号灯”CCP
抗CCP是针对含瓜氨酸的蛋白质产生的一类自身抗体的名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CCP抗体阳性的RA病人骨破坏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
据研究CCP检测诊断RA的敏感性约为50%-75%,但CCP对RA诊断的特异性在90%以上。
免疫荧光染色后显微镜下的抗CCP
与RF一样,CCP可能在RA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存在。针对体检人群随访发现,CCP抗体能在首次出现症状前1-10年出现阳性。
CCP的滴度在治疗有效时可出现下降,尤其是如果早期使用非生物性或生物性缓解病情抗风湿药治疗的患者,但发生概率及下降幅度均没有IgM型RF明显。
CCP阳性的早期RA患者发生进行性关节损伤的风险升高。CCP检测比RF检测或许能更有效预测侵蚀性疾病。
早期的IgM型RF阴性的寡关节炎或多关节炎患者,若出现CCP阳性,也提示放射学进展风险增加。CCP阳性患者中放射学进展(Sharp评分大于5分)较阴性患者发生率更高(40%vs5%)。CCP检测可准确预测83%的患者是否出现日益恶化的放射学损害。
来源:热景生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行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