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阿亮科普系列之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您
TUhjnbcbe - 2021/12/28 17:33:0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ILD),其特征主要包括炎症、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以及间质细胞外基质(ECM)大量沉积,可引起肺泡结构被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气体交换障碍导致呼吸衰竭。IPF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慢性干咳或Velcro啰音。

从该病的发病率来看,欧洲和北美地区每年IPF的发病率为3~9人/10万,亚洲和南美每年IPF发病率<4人/10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大多数患者有吸烟史,IPF患病率几乎每10年呈指数增长,2/3的IPF患者年龄大于60岁,IPF患者中位生存期约2.5~3.5年,5年生存率不足50%,患者多死于呼吸衰竭和继发肺部感染。因此,IPF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目前IPF的治疗策略主张采用多学科方法,包括肺康复、氧疗、对症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和肺移植等。

1.氧疗

间断氧疗和长期氧疗(LTOT)对IPF患者没有证据显示出其在任何临床相关结局,如生存率、疾病进展、生活质量或症状的有益效果。IPF患者是否会从氧疗中有所收益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来获得较为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2.肺康复

肺康复,即提高运动耐量、营养状况、心理社会支持和患者教育。在IPF患者中进行肺康复,主要是增加运动耐量,和增加呼吸肌的力量,但呼吸困难、严重的低氧血症、全身氧化应激是耐力运动训练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康复训练应该在可补充氧疗环境中进行。

3.对症治疗

咳嗽和呼吸困难是IPF患者两种常见并且治疗困难的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咳嗽也可能是疾病进展的预测因子。如果咳嗽和呼吸困难症状严重,在充分考虑风险后,可以考虑给与患者使用阿片样药物。

4.抗纤维化药物

(1)N-乙酰半胱氨酸

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IPF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增加了抗氧化剂的谷胱甘肽的合成,降低了纤维化反应,也有可能是NAC介导的赖氨酰氧化酶活性的下调缓解了肺纤维化,也可能是是NAC通过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来延缓IPF进展。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NAC可延缓IPF患者VC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下降,对FVC、DLCO和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影响。因此不宜将NAC作为IPF的常规治疗。

(2)吡非尼酮

该药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多效性,可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CAPACITY和ASCEND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吡非尼酮治疗的患者,与安慰剂相比,生存期延长。

但不良反应方面,CAPACITY和ASCEND试验中报告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恶心、消化不良、呕吐、厌食)和皮肤相关的不良反应(皮疹和光敏性)。不良反应是导致患者停药最常见的原因。

(3)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是Src家族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PDGF的受体。有研究显示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尼达尼布可延缓FVC下降。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其次为恶心、鼻咽炎、咳嗽和转氨酶升高。

5.肺移植

肺移植的适应症是进展性肺疾病预计生存期少于2年。IPF是不可逆并快速进展性疾病,肺移植可延长生存期,但单肺移植或双肺移植目前仍存在争论。

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也不存在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特效药,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更多的患者从抗纤维化治疗获益。但肺纤维化药物还存在治疗费用偏贵,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不佳。但我们相信随着基因分型和分子标志物的发展,IPF治疗可能会朝着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供稿

吴鹏亮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亮科普系列之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