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唇呼吸:是一种较易掌握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技巧。其方法为:闭嘴经鼻吸气2~3秒,再缩唇如吹口哨样口型,缓慢呼气4~6秒,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病人自行选择调整,呼气力度在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15~20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
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呼吸时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吸气时用鼻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则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缩。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1~2倍。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全身参与运动,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卧位、坐位、立位时完成。例如:
⑴仰卧:两手握拳,肘关节屈伸5~10次,平静深呼吸5~10次;
⑵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两腿交替在膝关节处屈伸5~10次;
⑶两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做5~10次;
⑷口哨式呼气:先用鼻吸气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状用力呼气,做5~10次;
⑸腹式呼吸,两腿屈膝,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壁隆起,呼气时腹壁收缩,做5~10次。运用以上卧位锻炼一段时间后,也可选取坐位或立式进行。
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身体会来决定自己的呼吸深度和练习强度,循序渐进.制定练习计划,开始训练次数不宜过多,掌握方法后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呼吸肌训练要坚持长久,短时间的训练不会马上见到明显成效,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在练呼吸操时,要注意呼吸的自然节律、力度,保持呼吸的平稳和心情舒畅愉悦。尤其是慢阻肺、肺气肿、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病患者,只要长期坚持,就一定会取得改善肺功能的功效。
何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呼吸病研究室主任。医院副院长。从事呼吸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呼吸病鉴别诊断方面有较深造诣,曾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参加多项科研课题并获成果奖多项。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各种急慢性咳嗽、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等,有较好疗效。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最关键!
哮喘患者如何做好护理工作?
防治支气管哮喘你必须知道的5大误区!
注意啦!经常旅行的慢性肺部疾病患友一定要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