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清热解*、疏散风热的功效,是常用的清热解*中药之一。
在古代,山银花存在与金银花混用的历史。历代版本的中国药典记载中,将山银花、金银花统一记载为金银花,药用植物来源包括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
忍冬
直至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将银花分为山银花与金银花两种药物,当时的山银花植物来源为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而后中国药典在年版《中国药典》的基础上,在山银花药物条下补充了*褐毛忍冬,沿用至今。
华南忍冬
山银花和金银花的功效、用量等描述向来一致,均有清热解*,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热*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但由于山银花价格较金银花便宜,中药配方、制剂中多用山银花,品种上的更改导致原先用山银花配剂的中成药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好一阵风波。
由此可见山银花、金银花互相替代历史之深刻,即便药典已经将两者分开,但日常配方中仍常见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使用的现象。
金银花
山银花
有学者对两者化学成分做过研究,发现两者在成分上相似,只是占比有所不同,金银花中挥发油、环烯醚萜、*酮类成分较多,山银花中含有机酸成分较多。
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其中木犀草苷是金银花特有的解*抗菌成分,山银花中并不含木犀草苷;而绿原酸是两者的抗病*抗氧化成分,山银花绿原酸含量高于金银花,作用更强。
另外,山银花中含有可能发生致敏反应的皂苷成分,而金银花中的皂苷则不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所有金银花和山银花的中药制剂中,严格规定了注射剂只能用金银花而不能用山银花替代,其他的剂型中山银花可以替代金银花。
金银花
综合来看,山银花、金银花功效上有所侧重,某些情况下山银花可以替代金银花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论。
两者区别总结如下表所示:
品种
金银花
山银花
来源
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状
饱满,被茸毛
质地较硬较脆,
无茸毛
功效
基本一致,但金银花偏温
味道
苦涩
味甘、苦,带清香
有效成分
绿原酸、木犀草苷
绿原酸
如何选择优质的山银花呢?
上述可知山银花的药用植物来源较多,其中灰毡毛忍冬产量最大,质量最优,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可达6.2%以上。灰毡毛忍冬主产于重庆秀山和湖南隆回,其他三个品种主要分布于江西、广东、贵州等南方地区。
山银花生长条件并不苛刻,但若遇上南方水灾、旱灾,也会导致采摘、加工困难。
山银花采收
山银花采收时间为夏初,且需趁山银花未开放,采收花蕾或初开的花,已开花的山银花有效成分不足,性状不符,在商品中占比越多,质量越差。
劣花
采收过程中,除了山银花以外,往往还夹带着许多叶子等非药用部位,在后续加工中也需去除,保证山银花商品的纯净。
叶子等杂质
山银花采收后还需及时干燥,以防止色变,影响卖相。但由于山银花本身质地较有弹性,干燥后质地较脆,因此存放、运输过程中还需防止重物堆压,否则会导致山银花成品较碎,品相较差,但不影响药用。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山银花在存储过程中容易发生颜色褐变的现象,应将山银花置于阴凉干燥处。
汇群中药山银花饮片来自道地产区湖南,
花苞饱满,绿原酸含量高,无硫,杂质少
山银花气清香,味苦甘,具有良好的清热解*,疏散风热的功效,在药用中只要搭配得当,不失为良好的下火药,日常养生中可以如何搭配与使用?以下药膳可供大家提供参考。
三花降火茶
原料:菊花10朵,山银花20朵,茉莉花10朵,冰糖。
做法:将菊花、山银花、茉莉花放入壶中,倒入开水,焖泡10分钟即可,直接饮用,或加入少许冰糖。
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兼目赤肿痛。
山银花甘草桔梗茶
原料:山银花30克,甘草30克,桔梗10克,绿茶。
做法:将山银花、甘草、桔梗放入锅中,大火煮沸,放入绿茶少许,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用洁净的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频频服食,当日吃完。
功效:用于扁桃体炎急性期。
山银花雪梨蜜饮
原料:雪梨克,山银花30克,蜂蜜20克。
做法:将山银花洗净,放入锅中,研碎,将雪梨洗净,连皮切碎,与山银花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趁温热时调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清热化痰,主治痰热阻肺、咳嗽痰多、痰色*质稠者。
山银花水鸭汤
原料:山银花15克、水鸭1只、无花果3粒、陈皮1片、鲜姜3片、清水2.5升、盐少许、白胡椒粉少许。
做法:山银花洗净,水鸭洗干净后放入滚水内煮5分钟,取出;陈皮洗干净、泡软刮去囊;清水毫升煮沸,将山银花、水鸭、做法:无花果、陈皮、姜加入煲滚,改用文火煲两个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补虚养阴,主治体虚发热、虚热咳喘、肾炎水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