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每年的9月是全球肺纤维化关爱月。作为一种难以治愈的肺部疾病,肺纤维化的病因有多种,疾病类型复杂多样。但是相比哮喘、肺结核、肺癌等大众熟知的肺部疾病,肺纤维化的认知率则普遍偏低。究竟什么是肺纤维化?哪些人群容易患该病?得了肺纤维化该如何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
近日,一场健康脱口秀在沪开讲,医院的医生及患者代表共聚一堂,带听众“听懂‘肺’话”,助力中国肺纤维化患者群体生存质量的改善。
肺纤维化是一种致命性肺部疾病,主要包括特发性纤维化、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等。肺纤维化不能逆转,一旦患病,会造成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以特发性肺纤维化为例,这种病因不明的肺纤维化进展快,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30%,低于子宫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大多数癌症;急性加重后的中位生存期仅2.2个月。该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10万~29/10万,多发于中年以上的男性。
肺纤维化很容易被忽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朱惠莉教授介绍:“肺纤维化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典型症状,仅有轻微的咳嗽或者活动时呼吸困难,因此常常被忽视;随着疾病进展,症状才会逐步明显,主要症状有刺激性干咳、胸闷、活动后气喘、杵状指等。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的肺间质病变其实已经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
朱惠莉教授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才可能将肺功能维持在相对较好的状态,赢得最佳治疗时机,“普通人出现前述症状时,医院、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并通过胸部高分辨率CT来进一步诊断。而长期吸烟者、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群、风湿免疫科‘老病号’等肺纤维化高发人群,则应该定期监测肺功能。”
在肺纤维化患者中,因延误诊断而导致延迟治疗的人不在少数。“风湿免疫科的医生需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