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艾思瑞健康大讲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
TUhjnbcbe - 2025/3/31 20:37:00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起病较为隐匿,早期以肺泡炎为主,多表现为干咳少痰、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等。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且预后较差,其中位生存期为2~3年,5年生存率50%。随着病情的进展,极易引发低氧血症、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弥漫功能性障碍等疾病,疾病后期,多数患者因肺功能恶化引起的呼吸衰竭而死。

因此,尽早了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情况,寻找可准确监测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提早进行有效干预,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年5月~年5月,医院60例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吡非尼酮胶囊治疗,初始剂量mg/次,治疗第2周mg/次,治疗第3周开始增加至mg/次,3次/d,于餐后服用,持续服用4个月。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酗酒、吸烟、干咳、胸闷情况、肺功能[肺总量(TLC)、肺活量(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a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

治疗4个月后,将显效和有效共44例归为预后良好组,无效16例归为预后不良组。

注:

显效为患者咯痰、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明显减轻,X线胸片或高分辨率CT(HRCT)异常影像明显减少;

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X线胸片或HRCT异常影像略有减少;

无效为患者各项症状均无变化或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X线胸片或HRCT异常影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了蜂窝肺或肺动脉高压迹象。

4个月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如上图所示,排除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PaO2、TNF-α、IL-4、IFN-γ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PaO2、TNF-α、IL-4、IFN-γ的AUC分别为0.、0.、0.和0.;cut-off值分别为50.61mmHg、12.91pg/mL、66.52pg/mL和23.22pg/mL。其中IL-4Y预测价值较高(P0.05),PaO2、TNF-α和IFN-γ预测价值中等(P0.05)。

目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除肺移植外并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抑制与激素进行治疗,尽量减缓病情发展,降低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患者已发生纤维化的程度,避免出现急性加重情况,以期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

吡非尼酮(以艾思瑞为主要代表药物)是一种光谱抗纤维化药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能减少TNF-α的生成,同时降低PDGF、TGF-β1和IGF-I的水平,抑制胶原合成,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延缓疾病进展。

本研究60例患者均采用吡非尼酮胶囊治疗4个月,患者临床表现及细胞因子指标均有所改善。

本研究对比两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情况:

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干咳、PaO2、TNF-α、IL-4、IFN-γ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0.05)。

多因素排除混杂因素后PaO2、TNF-α、IL-4、IFN-γ指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PaO2、TNF-α、IL-4和IFN-γ四项指标的诊断价值均在中等以上(P0.05),有较高的预测诊断意义。

PaO2、TNF-α、IL-4、IFN-γ等指标水平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诊断价值。吡非尼酮胶囊(艾思瑞)可长期应用,有利于IPF患者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高勇,张玲,鲍洁,等.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思瑞健康大讲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