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多,天还没亮,63岁的张桂梅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夜色中传来她的“魔音”:起床喽,姑娘们,快点儿,还有两分钟就上课了。
喊女孩们起床张桂梅对《面对面》节目主持人董倩说:“她们喊我魔鬼,有人喊我是周扒皮,半夜鸡叫。”
她不是校工,她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招收的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求学的山区女生。张桂梅称呼这些贫困山区的女生为“大山里的女孩”。
年建校至今,共有名大山里的女孩儿,从华坪女高走进大学,综合上线率%。年有了更大飞跃,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
对于这样的傲人成绩,主持人董倩问:“您满意吗?这样的一个成绩。”
张桂梅的回答却是:“不满意”。她双眼闪着憧憬的光,说:“我想让孩子们全部上一本,或者是双一流,我还想让她们上最高目标,上清华北大,我想要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
张桂梅与学生们成名思是今年毕业班的学生,她的同龄人已经结婚嫁人,甚至生小孩了,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更准确的说,是张桂梅改变了她的人生。
张桂梅的人生轨迹原本与这些女孩毫无关联,一场关乎于生命的变故改变了这一切。
01.转折点
张桂梅祖籍辽宁,17岁到云南支边,然后跟着丈夫在大理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本以为自己将在丈夫的老家喜洲镇度过余生,万万没想到,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她离开了这个伤心地,去了丽江市华坪县的民族中学任教。
张桂梅与丈夫厄运一个接一个,张桂梅在华坪还没待满一年,就查出子宫里有个5斤重的肌瘤。由于之前给丈夫治病花了不少钱,她已经没多少积蓄了。
张桂梅觉得自己活不长了,从医院到学校短短的路,她走了很久很久,“生与死的这种抉择,很纠结,很纠结,很难过,很难过。”
张桂梅的病惊动了学校老师,甚至县长,他说:“张老师,你不需要怕,我们再穷,也会救活你。”县里开妇代会的时候,为张桂梅发起捐款。山里一位妇女身上只有5块钱,本来是留着做路费的,结果她把钱都捐了。
从死亡线上重回人间的张桂梅,心怀感恩,全情投入教育工作,但她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女孩子读着读着就不来了。她去大山里家访,这才知道十几岁的女孩竟然被嫁出去了。
资助孩子们读书张桂梅找了村干部,去跟家长沟通,要把孩子领走,她承诺由自己出钱供孩子读书和生活。
就这样,张桂梅节衣缩食,保住了自己班的50多名学生,他们没有一个因贫困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02.华坪女高成立
年,张桂梅成为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院长兼教师。这些孩子都叫张桂梅“妈妈”,她们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在福利院的健康女婴。
有着多年的从教经历的张桂梅,看着这些健康却被遗弃的女孩,萌生出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
她的初衷是打破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女儿的恶性循环,因为只要接受教育,有了文化,就不会丢掉自己的女儿。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张桂梅自豪地告诉主持人董倩:福利院里有一个被遗弃的女孩,现在已经从浙大毕业了,生了个女儿,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教育得也好。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后话,当时她这个全免费女高的想法,被大家认为太疯狂。年,张桂梅为这个疯狂的想法,开始采取行动。
既然华坪教育经费紧张,那就自己去募集呗!她对记者说:“当时我很傻的,我想这个事情是个好事儿吧,只要我提出来,你肯定会支持,我跟你要,你肯定会给一点呗。”
张桂梅把身份证、优秀教师证,对她的报道,以及所有证件,都带在身上,满大城市去要,就跟乞丐一样。
她对别人说: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个5块、10块,就算2块都行。
别人的回应是:骗子,好手好脚的你不干活,普通话还会说,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花。
从年到年,张桂梅利用寒暑假,坚持每年到外地筹款,但是总共只要到1万元。就在她打算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张桂梅年,张桂梅当选为十七大代表,去北京开会。巧了,她穿着一条破了洞的裤子参会时,被新华日报每日电讯的记者逮着了。
其实,县里给了她元买衣服,结果她拿这个钱买了电脑。而裤子上的洞,是因为去山里家访,给磨破了。
没想到,张桂梅大打折扣的形象,却变成了好事。第2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见报了,她办校的想法获得了全国的支持。
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万元建校,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
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张丽梅担任校长,16名教职员工主动加入。
华坪女高建成03.眼看学校要保不住
华坪女高首届招收了名女生,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看着这些女孩子们坐在课堂里,张桂梅高兴啊,让她始料未及的是,由于没有设置入学门槛,学生们的成绩很糟糕,有的学生竟然得从小学、初中开始补起。
其实对于孩子和家长们来说,不出钱就有书读,能拿个高中毕业证书,已经很开心了,如果能考个职大就更好了。所以,对张桂梅来说,华坪女高没有升学率的压力。可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女孩有书读,有必要花那么大力气,办这个高中吗?
张桂梅说:“我去家访,人家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在我们这儿,我们这不收费,人家来读了。她的爷爷奶奶说,我姑娘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这个知识在山里人心里是什么份量?”
家访回校后,张桂梅把老师们集中起来,给他们定指标:最少二本,不干就辞职走人。这个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老师打了退堂鼓。半年时间里,17名教师有9名提出辞职。
但让张桂梅更挫败的是,有6名学生当了逃兵。她去找孩子们回来,却被家长骂。
家长说:我们家没钱,借不到钱。张桂梅说:别管怎么着,你没钱,你得跟我走,拿个高中毕业证也是好的嘛。学生说:老师讲课,我听不懂。张桂梅说:不怕的,咱慢慢学,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学起。
就这样磨了半天,才捞回来2个。张桂梅坚定地说:这剩下的96个,怎么我都不让她们走。
可是,老师只剩下8个了,教学工作近乎瘫痪,县里决定把学生分流到其他高中,依旧全免费。眼看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即将付之东流,张桂梅心灰意冷,但是再不舍,又能如何呢?
04.柳暗花明又一村
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接,忽然,她眼前一亮,原来这8名老师中,竟有6名党员。她把这6名党员召集在一起,说:“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只要还剩1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我们是6个党员,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你们说怎么办吧?”
张桂梅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还没宣誓完,大家全都哭了。
接下来,老师们豁出命了。张桂梅说:“我们付出的几乎是生命。男老师结婚,仪式办完,马上回来上课。一个女老师做肿瘤手术,说:‘只要医生说,你能穿衣服,我就回来,我不请假’。”
张桂梅对学生们在时间分配上,更是严苛。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睡觉,3分钟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
与时间赛跑同时,孩子们开始拼命刷题,没办法,虽然看得老师们也心里难过,但拼了。不这样,学生们怎么考上浙大、川大、武大?只有拼了,才有可能!
年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这群小学、初中基础的孩子们,综合上线率达%,本科上线69人。这份华丽的成绩单,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奇迹不止于此,此后,华坪女高连续九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4.26%,上升到年的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全市第一。建校12年来,共有名大山里的女孩儿,从华坪女高走进大学。
05.奉献生命的人
在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垮了。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1种疾病。
身患11种疾病6年前,她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从一线教师,转为后勤。
张桂梅校长,每天的工作是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还要赶走路上的蛇。
这就是张桂梅的全部生活。
她没有家,12年来,蜗居在学校三楼的学生宿舍里。这并不是单间,只是其中一个床位,还是靠着门的床位。因为一旦有什么事儿,她可以第一个跑出去,为孩子们挡点儿什么。
张桂梅的床位每年寒暑假,张桂梅都坚持进山家访,她希望能招收更多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
12年来,张桂梅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40多项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万元,全部捐给山区的孩子们和教育事业。
结语:
张桂梅说:我觉得我再难,我办这个女高都是对的,我就把命搭上都是应该的。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边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
用命办校什么叫无私奉献?这就是。张桂梅奉献的是全部金钱、全部时间、全部精力,更是全部生命。
什么叫平凡的伟大?这就是。张桂梅靠一人之力,一次次逆风而行,力挽狂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63岁的张桂梅,看上去皮肤暗淡而憔悴,但她眼中的光华,却光芒四射。她燃烧了自己,高擎着生命火把,死命把名即将为人妇、为人母的女孩,拽到了光明灿烂、美好幸福的人生路上。她拯救的不仅仅是名女孩,而是个家庭的三代人。
人,该活成什么样?不管怎样,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才不负此生!
——END——
我是
阅深情感坞,教师/企业高管/讲师/签约作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