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CT报告中出现它你要注意了
TUhjnbcbe - 2025/1/6 21:42:00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我们经常在单位组织体检或个人体检的时候,在CT报告里看到一个词“肺结节”,大多数人看到这个词时就如临大敌,将其与“肺癌”划上了等号,事实真的如此吗?遇到这个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医院放射科颜小杭医生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在CT检查时,直径小于等于3cm的称为结节,大于3cm的称为包块,其中结节又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PGGN、部分实性结节mGGN)。我们在临床发现被检查者出现结节,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患者进一步的诊断建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被检查者是否属于肺癌高危人群。

关于肺癌高危人群,有几项重要指标:年龄大于等于40岁且有吸烟史(每年吸烟量高于20包/年、戒烟小于15年)、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

当被检查者不属于肺癌高危人群时,结节属于实性结节且大小在4-6毫米时,只需要一年内再次复查;结节为6-8毫米,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复查2年。如果被检查者属于肺癌高危人群时,结节为4-6毫米时,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复查2年;结果为6-8毫米,每3个月复查一次,连续复查2年。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时,或者部分实性结节mGGN时,又需要根据结节大小进行定期复查。比如,结果为纯磨玻璃结节且小于等于5毫米时,半年复查一次;大于5毫米时,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复查一年。结果为部分实性结节且小于等于8毫米时,每三个月复查一下,连续复查两年;大于8毫米时,三个月后复查,且持续存在就需要进一步治疗或者检查。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问,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哪个是肺癌呢?其实结节并不一定就等于肺癌,它的出现也有可能是因为大气变化、汽车尾气或厨房油烟等多种因素由于身体在自身免疫或治疗后在肺部留下的疤痕,或者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导致,更有可能找不到原因。我们通过合适的临床判断和随访,每年正常检查即可,所以面对肺部结节的时候,大家既不要谈“结节”色变,也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1
查看完整版本: CT报告中出现它你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