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什么病让腹部CT出现一颗棒棒糖
TUhjnbcbe - 2024/8/15 16:51:00
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 http://www.yushiels.com/
                            

原创陈徐佳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血液肿瘤标记物正常,却查出肝多灶性病变,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35岁女子体检发现肝多灶性病变,既往没有慢性肝病,也不常喝酒,所有血液检查结果均正常,血液肿瘤标记物也正常,她到底是得了什么病?来看下文影像学检查资料,你能给出正确的诊断吗?

病例摘要

■现病史

患者女性,35岁,体检发现肝多灶性病变入院。

■既往史

患者否认慢性肝病、饮酒史,否认近期使用损肝药物史,长期吸烟史,每天20支烟;否认慢性肺部疾病史。

■体格检查

无慢性肝病、慢性肺部疾病等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所有血液检测结果均正常,如下所示:血红蛋白g/L,血小板xg/L,胆红素8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22u/L,丙氨酸转氨酶15u/L,碱性磷酸酶62u/L,γ-谷氨酰转肽酶21u/L,凝血酶原指数90%。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正常。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甲-戊肝病毒学阴性。

影像学检查:腹部CT(图A箭头)显示在门脉期有多处钙化的包膜下病变,部分结节(星形)增强延迟强化,外侧段肝叶萎缩伴包膜退缩(图B箭头)和肝左叶肥大。胸部CT扫描(图C,轴位MIP重建)显示多发钙化肺实质结节(图C箭头)。

图A

图B

图C

B超引导下肺部、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具有嗜酸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存在,在透明黏液基质中以孤立或融合的方式浸润肝实质(图D),细胞核表现出轻微的异型性,但有丝分裂非常罕见,增殖指数较弱。标记物CD31阳性和核ERG阳性(图E)。最后,核CAMTA1染色呈阳性(图F),敏感性90%[1]。

图D

图E

图F

答案

上滑空白处获得答案

C

答案解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该病例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2]。

认识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多为女性

EHE是一种以上皮样细胞为特征的罕见的血管内皮肿瘤。年由Weiss和Enzinger首次提出并命名[3]。原发于肝脏者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epithelioidhaemangioendothe-liom,HEHE),发病率0.1/[4],该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

Mehrabi等[5]总结分析了至年报道的例原发性HEHE患者,多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1.7岁,男女比例约为2:3。

年Ishak等[6]首次报道了32例HEHE,生物学行为属中至低度恶性,恶性程度介于血管瘤与血管肉瘤之间,临床过程不可预知,可不经任何治疗自发消退,也可快速进展致死,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近50%HEHE患者在发病时有转移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肺(88%)和骨(21%)。

■HEHE临床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

HEHE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患者早期往往无不适,体检时偶然发现肝内占位,随着疾病发展,可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和消化系统症状。

HEHE可表现为三种不同模式,孤立结节型、多灶型或弥漫型。大多数患者为多灶型病变,孤立结节型较少见,弥漫型被认为是病灶融合阶段,疾病进展。病灶往往累及肝脏双叶,累及单叶者,无论是多发还是单发病灶,肝右叶受累较常见。

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介于血管瘤与血管肉瘤之间,也可发生远处转移。国外文献报道肝外转移发生率为27%-45%,肺是最常见转移部位,其次为淋巴结、骨骼和脾[7,8]。

年赵曼等[9]系统性回顾了年至年间确诊的2例以及年至年间文献检索国内外报道的例HEHE,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痛(40%)、肝脾肿大(39%)、食欲不振(13.3%)、腹胀(12.2%)和体重下降(10.6%)。30%的患者是无症状的,为体检时偶然发现。无论是单发病变还是多发病变,均以肝右叶受累最常见。

大多数患者病变局限在肝脏内,31.7%的患者确诊时即出现肝外转移,最常见的为肺(20.3%)、淋巴结(6.5%)、骨(4.1%)、腹膜(3.3%)和脾(3.3%)受累。其中40.2%的HEHE患者有肝功能异常表现,肿瘤标记物大多在正常水平。

HEHE确诊依赖病检,免疫组化示FVIIIRAg因子相关抗原(98.9%)、CD34(99.4%)、CD31(99.1%)阳性率较高。D2-40仅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表达,而不在其他肝脏肿瘤表达,有望成为诊断该病的新的特异性标志物。

■注意“肝包膜回缩征”“靶征”和“棒棒糖征”

HEHE影像学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多位于肝脏的周边区域,可以融合形成较大结节,肝脏包膜无膨隆。

超声检查

可见肝脏肿大,最常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少数病例在病灶周边有更低回声,形成“晕圈”,也可表现为不均匀回声或高回声病灶。彩色多普勒检测无动脉血流[10,11]。

腹部CT

CT平扫显示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后结节边缘强化,腹部CT的“肝包膜回缩征”(肝被膜下的病灶坏死后塌陷,牵拉被膜出现凹陷性改变),“靶征”(动态增强表现为“向心性强化,从肿瘤周边逐渐向中心强化,而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中央区的强化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12,13])和“棒棒糖征”(肝内的肝静脉或门静脉及分支逐渐变细伸向低密度的结节或肿块,终止于病灶的边缘,形成类似棒棒糖的征象)高度提示该病。

核磁共振

TIWI呈稍低信号,病灶中心液化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边缘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边呈轻度强化,延迟期进一步增强,形成“晕圈”或“靶征”。

■注意鉴别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

HEHE诊断需结合实验室、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需与肝癌、肝血管瘤、转移性肝癌、肝血管肉瘤、肝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本病治疗方法包括部分肝切除、肝移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放化疗、千扰素治疗、随访观察或其他(靶向治疗、咖玛刀、无水乙醇、中药等)。由于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罕见性,异质性和临床病程多变性,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目前大多数学者指出,对于无肝外转移且肝内病灶能够切除的患者,完整的肿瘤切除术是首选治疗。

单发病灶患者手术扩大切除后,往往可以治愈,复发率低。对于弥散型患者,无法行局部肝切除的,肝移植是最佳选择,对于有肝外受累的,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尚有争议。

Mehrabi[5]对例HEHE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进行了分析,部分肝切除患者的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和75%,肝移植术后患者的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和54.5%,放化疗患者的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和30%,随访观察患者的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9.3%和4.5%。

HEHE的确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它依赖于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等多学科合作。通常,肝和肺中发现多发结节性肿瘤伴局灶性钙化应考虑HEHE。

参考文献:

[1]DoyleLA,FletcherCD,HornickJL.NuclearexpressionofCAMTA1distinguishes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fromhistologicmimics.AmJSurgPathol;40:94-.

[2]ThewenotT,Charonbarra,CalameP.Unusualcalcifiedlesionsoftheliverandlunginayoungwoman,Gastroenterology(),doi: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病让腹部CT出现一颗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