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为防止金融业过分行为 宏观审慎再度时兴
中新6月10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10日刊登署名吉莲·邰蒂的文章称,经济领域的宏观审慎措施如同服装时尚是有周期性一样,总是会周而复始的出现。
文章称,每过几年,某些本已不再流行的潮流会在T型台上再度红火。这意味着创意在周而复始地循环。
这一规律或许也存在于央行工作领域。50年前,央行官员们认定,使用针对性监管控制,以保障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健康,有时是合理的。
但接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宏观经济管理与金融监管分属不同范畴的观点流行起来:前者主要是辩论通胀目标和利率;后者专注于银行监管。
现在“钟摆”又在向另一个方向摆动了。不久前,英国央行(BoE)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警告称,英国房价上涨速度之快可能威胁经济复苏,令人猜测该行将在不久后开始收紧*策。
但如果是这样,英国央行不太可能仅仅依赖它在过去10年里使用的工具,即设定利率或影响货币创造速度的权力。相反,该行的金融*策委员会(FPC)很可能转向所谓的宏观审慎措施,防止发生金融业过分行为。例如,央行可能设定针对抵押贷款的贷款与估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上限,或者要求银行针对某些类型的贷款持有更高的资本缓冲。
文章指出,这种监管“插手”在20世纪后期失宠了。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策制定者发现了自己曾经掌握但似乎已忘记的知识:宏观经济不可能与金融脱离;有时仅靠利率难以引导经济。
于是,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几年前出台抑制过多投资“热钱”流入的措施时,为其贴上了“宏观审慎”措施的标签,而以往它们可能称其为“资本管制”。
接着,新西兰、挪威和瑞士等国也把这一标签贴在抑制国内信贷泡沫的措施上。如今,西方大国也赶上了这一潮流,正在将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管理联系起来。除英国央行之外,欧洲央行(ECB)也在推崇宏观审慎措施,而美联储(Fed)在辩论这一主张。
投资者应当如何解读这一潮流?一条显而易见的经验是,*策制定的演变往往符合“黑格尔辩证法”:在一代人看来相当过时的思想,经常会带着一丝新意重焕生机。
另一条经验是,这些范式转变并非总是始于经济学家或者大国的央行。
比如,想一想上一次朝着通胀目标制的重大转变是如何发生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对之前央行紧盯货币供应量的操作范式的缺点感到沮丧,新西兰与瑞典两国央行启动了通胀目标制实验。只是到了后来,这一概念才扩展到英国等国家,学术界的经济学家为新范式构建了一套理论框架。
正如英国央行前副行长保罗·塔克(Paul Tucker)最近所评述的,这一幕正再度出现:源于新西兰等地的观念在扩大影响,学者们争先恐后地赶上这股潮流。因为新的宏观审慎时尚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周围尚未搭好“理论脚手架”,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组织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
第三点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和经济学家)对于自己的观点最好还是谦逊一些。显然,通胀目标制、货币目标制或宏观审慎管理等*策,可能都是有用的。但它们都有潜在的缺点。倘若最大的危险是资产价格泡沫,制定仅仅盯住消费价格指数的*策,效果不会太好;但是,就抑制泡沫而言,干预金融市场也未必总像加息一样有效。有限的证据似乎表明,先前的宏观审慎*策实验取得了好坏参半的效果。
能够确定的一点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对哪个单一范式产生盲目信任,那个范式最终都会失败。英国央行与其他央行重新领悟到金融与宏观经济需要一起分析,这一点令人欣慰,即便它们早该这么做了。
但不要指望宏观审慎这一新范式成为一根魔棒。只要回忆一下通胀目标制的历史,或想一想喇叭裤的际遇,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