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疫情下一群中西医的混合双打
TUhjnbcbe - 2023/8/16 20:15:00
白癞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152311966142238&wfr=spider&for=pc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刘健、吴锺昊、高皓亮、袁慧晶)3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疫情下一群中西医的“混合双打”》的报道。

数据显示,在现有住院确诊病例已“清零”的江西,97.86%的治愈出院病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隔离病区携手奋战的中、西医专家说,未知病*考验整个医疗界,却也为中西医结合带来一次难得的相加、相融,并肩作战的特有场景。变“协同难”为“混合双打”,疫情大考加速中西医结合,打通协同救治、循证研究路径的双方,在各展所长、相互配合中加深认同,走出一条协同攻关医学未解难题的新路。

(小标题)隔离病区的“混合双打”

医院象湖院区隔离病区,医院副院长熊鸣峰在这里中西医“混合编队”已经满月。

“事实上,这是一次难得的中西医结合机遇。”以往遇到疑难杂症,熊鸣峰也曾受邀参加中西医会诊,但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搭伙”,从业28年来尚属首次。在他看来,疫情大考下,中西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结合,双方宛若背靠背的战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新冠肺炎损伤肺部,作为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选派的中医药专家组,熊鸣峰团队对病区患者运用“十层脉”诊法却发现,患者除肺经受损,肝经也明显虚弱,一些患者有腹泻症状,多为胆汁淤积肝脏充血所致,由此提出从肝论治,这一判断已被循证医学和解剖研究证实。

和熊鸣峰“共处一室”,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许飞综合不同阶段患者情况分析认为,这一提早发现,为在病情发展早期及时采取措施赢得先机。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数据也显示,与单纯使用中药和西药相比,中西医结合在较快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等方面效果明显。其中,患者发热症状普遍改善或加速改善1至3天,呼吸道等症状改善3至7天。

早期、轻症救治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重症中西医协同。借助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重症监护室一例42岁的危重型患者渡过危险关头,中医团队及时“助攻”,在提高患者肺部自主呼吸能力上辨证施治,3天后,患者顺利撤掉呼吸机,发热、腹泻症状消失,再一周后治愈出院。

“两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熊鸣峰说,中西医各展所能,又彼此密切配合,在重症患者救治上效果明显。作为江西省医院,熊鸣峰所在病区经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共计例,重症及以上占比超过70%,所有患者均已全部治愈出院。

患者出院后,中西医结合仍在持续。跟踪复诊已治愈患者,熊鸣峰还专门配制恢复期方剂免费向患者发放。

熊鸣峰全程参与的这一中西医结合场景,只是中医药大省江西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一个缩影。3月11日晚,随着70岁的患者陈某医院红谷滩分院隔离病区,江西现有确诊病例实现“清零”,其中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痊愈出院,占比97.86%。

(小标题)用数据“说话”

接受西医教育,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医院院长张伟对中医药并不陌生,在熊鸣峰团队进驻前,医院中医科就已参与救治。在她看来,诊疗有效性能否循证,是横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间的“鸿沟”,而可数据量化是跨越“鸿沟”的桥梁。进入隔离病区3天,熊鸣峰团队结合江西地域、气候特点,从阻断肺肝传导途径入手,按照养肝、疏肝、柔肝、平肝原则确定了5种治疗方剂。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另一方,张伟要做的是,在这些方剂投入临床应用前,按照循证原则进行验证。

“每味药材,都要有数据支撑。”医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乐爱平介绍,中医团队进驻后,医院组建一支涵盖统计学、药理学等多学科在内的9人博士科研团队,专门负责中医诊疗方案的数据量化和循证研究工作。

“左右肺尺脉、左右肝脉为主脉,每项计2分,左右肺寸、关脉为次脉,每项计1分……按照满分12分计,6-7分对应轻型,8-9分为普通型,10-11分为重型,12分为危重型……”在熊鸣峰看来,把手指头感受到的脉象变成数据指标,这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关键一步。

可数据量化,经循证验证的抗冠1号至3号方剂,目前已经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院内制剂。习惯用循证原则解释医学理论的张伟说,促进中医药诊疗方案数据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由此打通中西医循证研究路径,将使得中医药诊疗不再“神秘化”。

7岁起学祖传中医,大学就读现代医学,熊鸣峰在日常诊疗中也坚持循证研究,但一方面受科研力量所限,更为关键的是,也不可能如此集中观察病例。

参与从抗击非典至今历次重大疫情救治,张伟更为看重的是,在此次疫情救治建立的传统医学提出解决方案、现代医学组织科研力量循证,双方协同攻关医学未解难题的这一协作机制。

救治紧张忙碌,医院另一条“战线”上,基于中西医结合救治带来的海量临床数据,10余项临床试验正在推进。“这些都将为今后中西医协同应对此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下良好基础。”张伟说。

 (小标题)科学支撑战疫有“方”

中西医结合,离不开现代科学支撑。

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条,在距人体表面几厘米的上方游走,不一会儿,患者便感受到体内有一股热量与之“呼应”。在江西省中医院——江医院抚生院区,通过艾灸人体穴位,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机能,热敏灸治疗覆盖率达%。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陈日新带领他的团队对灸疗热敏现象展开研究,发现灸疗临床新规律,建立基于灸位与灸量新标准的热敏灸理论与技术新体系,经多中心、大样本、中央随机对照等现代医学临床试验,获得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挥热敏灸治疗在祛湿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次疫情救治中,医院广泛应用,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还应邀组织了热敏灸技术专家前往湖北*冈市蕲春县,支援当地疫情救治,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联袂,焕发新的活力。江西抚州,传统地方医学“旴江医学”和中药炮制流派“建昌帮”历史源远流长。在此次疫情救治中,当地51例已治愈出院患者均服用了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雷鸣教授及其团队研制的“建昌一号”方剂。

药方攻关人、留法医学博士释养立介绍,方剂主要成分为古方“雷公藤”,团队过去10余年来致力于这一药方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中所含雷公藤甲素(TP)可有效抑制病*复制,团队结合这一研究成果,第一时间配制方剂投入疫情救治。

江医院抚生院区,一名患者肺部影像检查显示,两肺胸膜下可见片状磨玻璃影。医院副院长、江西省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刘良徛带领的团队对患者进行抗病*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温肺化纤汤”,一周后,影像检查显示两肺病灶较前有所吸收。

根据“治肺不远温”中医学术思想,创新提出“全程温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刘良徛团队自拟方剂“温肺化纤汤”,成为疫情期间江西省首个获批的中药院内制剂。团队过去近20年的基础研究发现,方剂在抑制肺间充质干细胞在氧化应激环境下凋亡,改善肺间充质干细胞活力方面效果明显。

“立足基础研究,在传承中创新,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和前提。”刘良徛说。(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下一群中西医的混合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