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大学教授三奔一荒背后
TUhjnbcbe - 2020/6/19 13:36:00

大学教授“三奔一荒”背后,


昨天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一项有关高校教师收入的调查显示,同样是大学教授,最高收入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研究者认为,行*化导致“双肩挑”者成为大学中最有实力的职业群体,目前高校的行*管理者不但拥有行*资源,也日益拥有了学术资源。而高校“行*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查中,有教师形象地描述为“三奔一荒”,即奔钱、奔官、奔项目,荒学术。(9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当上了大学教授,是否就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岸”,是否可以凭着教授这一头衔“吃”一辈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实中,一些大学教授一边享受着不菲的工资津贴,另一边却怠惰于教学科研的本职工作,并不少见。一些“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务正业的教授,不仅误人子弟,甚至让学生都看不下去,如此传道授业,更是相当反讽。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教授的收入,当然不应该不加区分的一碗水端平,通过收入差距来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恰恰大有必要。


现实中,“同是大学教授,最高收入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乍一看来似乎差距有些过于悬殊,但既然同是大学教授,在专业教学科研上的付出与贡献,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让教授们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成正比,要说才是最合理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可见,教授之间高达15倍的收入差距本身其实不是问题,更不必动辄扯上收入分配不公说事儿。至于大学教授“三奔一荒”中的“奔钱、奔项目”,如果合理规则下的良性竞争,也本不必上纲上线。


事实上,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翘楚与平庸者之间,收入存在悬殊差距,相信不会有人觉得诧异。既然如此,大学教授这行,当然也不必例外。不过,当下大学教授的收入差距,究竟来自哪儿,显然是个亟待厘清的问题。假如大学教授之间的收入差距,完全对应付出与贡献,当然无话可说。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大学教授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高校行*化。例如,担任或兼任行*职务的教授其年工资收入比不担任行*职务的教授高18%;担任或兼任行*职务的副教授比不担任行*职务的副教授高25%,这还仅仅是行*级别带来的名义工资差距。现实中,由于行*权力在大学资金、项目分配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与话语权,行*权力的含金量,行*职务所带来的名义工资外的收入差距,无疑更为可观。大学教授之间15倍的收入差距,恐怕很大比例也是由此而来。


于是,对于大学教授们而言,无论是更好的适应大学的行*化氛围,还是符合现行的收入激励机制,想要“人往高处走”,其实都不得不去挤行*路径这根“独木桥”,至于教育科研这些学术根本,反倒成了花边和点缀。在行*化独大的逆向激励之下,就连原本精于学术的教授,想要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机会,也不得不勉为其难的尴尬转型。当学术仅仅是为了讨好和取悦行*权力,学术成就甚至成了通向行*权力的捷径和桥梁,而获得了行*权力,也才意味着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学术,一些知名学者也陷入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泥淖之中,行*化主导的学术环境与大学生态,显然难逃干系。


基于此,相比大学教授收入差距达15倍,“奔钱、奔项目”的合理激励,为何让大学教授“奔官”而去,又是怎样的驱动,让本该以学术为生的教授,反而不务正业,甚至不惜“荒学术”以自废武功 ,或许才更需警惕并反思。


文/吴江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教授三奔一荒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