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蒋荣耀
这些天,各地正迎来“新十条”后的第一次感染波峰。全民抗击疫情之下,读读这本《基因、病*与呼吸》非常有收益。
刚刚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基因、病*与呼吸》一书,作者迈克尔·J·史蒂芬是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副教授、肺医学领域成就颇丰的研究学者和临床医生。本书推出后即获得美国国家医学院成员重磅推荐,也是《纽约客》、《书单》和《科克斯书评》评选出的年度书籍。此书也登上“腾讯好书”年12月十大人文社科好书榜单。
作者:[美]迈克尔·J.史蒂芬(MichaelJ.Stephen)译者:杨 泓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年1月版
“人的一生要呼吸近7亿次,每一次呼吸时,我们体内发生的一切简直是奇迹。将我们的身体与外界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正是我们非凡、优雅又脆弱的肺。”在《基因、病*与呼吸》中,作者带领我们踏上一段别样的旅程,了解肺如何塑造人类的进化起源以及如何决定人类物种的未来:从地球上氧气的历史与生命大爆发,到呼吸的治愈力及其精神潜力的探索;从肺部、免疫系统与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联系,到肺移植、肺再生等前沿医学的进展……本书充满了令人叹服的科学知识、统计资料和医学故事。
这本书的结构似乎十分简单,却充满了“野心”。全书一共分为四大篇:“过去”篇、“现在”篇、“未来”篇和“超越时空”篇。
在过去篇,作者告诉我们肺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甚至带有神秘色彩的器官”。希伯来语“Ruach”的意思是“呼吸”,也有“生命之灵”的含义。圣经《创世纪》第二章写道:“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了一个人,然后将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于是这个人就有了生命。”古埃及文化也认识到了呼吸的重要性。从历史出发,我们跟随作者了解了“鱼为何能进化成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种群”,也从“人一来到这个世界,肺就在极端压力下工作”这个过于日常而容易被忽视的事实中,理解肺以及呼吸。
在现在篇,作者讲了大量的病例甚至自己身边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明白肺其实容易被忽视。事实上,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比死于乳腺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的人数总和还多。许多肺部疾病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比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的肺病,其他被忽视的肺部疾病还包括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性损伤和哮喘。在这一部分,作者还讨论了空气、致命感染与公共利益,指出肺结核病人更能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细菌理论破解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肺结核;耐药性是乱用、滥用抗生素的结果,等等,并警示我们必须严肃面对全球健康威胁的警示信号。
从肺癌的个性化治疗,到最难的肺移植,再到肺再生,未来篇讲述了科学家和医生在倍加努力地预防和治疗肺部疾病。最后的“超越时空篇”则通过从未被讲述过的医学故事中,让我们理解“爱、死亡与医学的希望”。
这本书在疫情肆虐全球、肺病发病率上升到关键时期出版,确实是引发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