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KL6在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表现,以活动性呼吸困难、影像学提示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近年来,随着医学各种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肺部影像学如高分辨CT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提高了ILD患者早期诊断准确率,但ILD治疗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患者的预后差,死亡率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故目前除临床已用于ILD诊断的肺CT、肺功能、血气分析、支气管镜及肺活检等手段外,与ILD疾病发展及转归有关的血清学检测亦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血清学指标,目前较多研究认为KL-6与ILD病变的发生、进展、药物疗效及预后均有明显相关性。

KL-6的结构

年,Kohno等首次使用人肺腺癌VMRC-LCR细胞系免疫BALB/c小鼠,提取出能识别KL-6的单克隆抗体IgG1,从而使KL-6相关研究得以进行。最初有关KL-6的研究主要针对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年国际第三届肺肿瘤与分化抗原研讨会正式将其归类为由muc1基因编码的黏蛋白1第9组分化抗原。

KL-6是一种跨膜高分子量黏蛋白,含有分子量约为KD的唾液酸化糖链,该糖链主要是由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具有被特异性抗体识别的空间结构表位。KL-6在肺支气管上皮的膜表面二硫键处形成肺支气管上皮被覆液,主要表达于Ⅱ型肺泡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胞膜,部分表达于细支气管基底细胞和Clara细胞的细胞质及支气管腺体,胰腺、胃及乳腺等器官组织的上皮细胞亦有部分表达。

KL-6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既往研究显示,高水平的KL-6表达可能与肿瘤、部分新生儿肺部疾病、ILD及其恶化、急性肺损伤等疾病相关,但其生物学功能和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有研究认为其参与肺部病变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点:(1)机体正常表达的KL-6对肺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糖基化侧链为保持支气管上皮的润滑提供了亲水环境,形成了以多肽为核心,糖侧链为分支的刷样结构,从而清除肺内异物及致病菌,并阻止一些有害降解酶对肺部组织的损害;(2)参与免疫应答,KL-6抗体诱导的黏蛋白1能修复细胞表面蛋白,提高杀伤细胞的细胞*性,从而增加效应细胞的趋化性,有助于杀死肿瘤细胞;(3)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徙,抑制细胞凋亡,加重肺纤维化发展。

尽管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KL-6水平对于不同类型ILD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转归预测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明显优于目前常用的表面活性蛋白A(SP-A)、SP-D等指标;且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提示,血清KL-6水平可作为肺泡上皮细胞破坏和再生的指标[5],但其在ILD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KL-6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迁徙、抑制细胞凋亡及参与免疫应答均可能在ILD的发病中起作用。ILD患者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导致肺泡表面的KL-6表达增多,同时肺泡基底膜的损伤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使KL-6进入到血液中从而可被检测到。

KL-6在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ILD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案,一般预后差,而急性进展型ILD则预后更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将有可能改善此类患者预后。近年研究发现,KL-6在ILD早期诊断及病变程度、疾病的预后评价中均有重要价值。研究证实KL-6在多种ILD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升高,包括IPF、CTD-ILD、过敏性肺炎、放射性肺炎、药物诱导性IL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结节病及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可早期诊断并提示病变程度

大部分ILD患者呈隐匿性发病,在出现明显的肺部表现前很长时间可能并无临床症状。确诊ILD的金标准是肺活检,但因其为有创操作,临床工作中很少采用,即使是高分辨CT和支气管镜检查,也因其高放射线和技术操作的复杂性而很少用于早期或亚临床ILD诊断

预测疾病转归

目前较多研究均发现KL-6与ILD的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并预示其与ILD疾病转归有关。Hamai等[20]同时检测IL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趋化因子配体18、KL-6、SP-A和SP-D,结果显示血清KL-6和MMP-7水平升高与ILD患者不良预后明显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Sokai等的研究结果同样显示了KL-6对ILD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该研究随诊76例ILD患者6个月血清KL-6水平,KL-6升高与患者血气分析中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及CO弥散量百分比显著相关,且其升高是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Yokoyama等发现血清KL-6≥U/ml的IPF患者平均生存期明显低于KL-6<U/ml的IPF患者(分别为18个月和36个月),提示KL-6可作为预测IPF患者预后的血清标志物,KL-6水平越高则预后越差。

KL-6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

CTD-ILD是CTD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CTD-ILD患者的肺部表现常呈隐匿性进展,且易被CTD原发病症状掩盖,当出现临床表现时往往肺部病变已比较严重,导致治疗效果欠佳,预后不良。目前有关KL-6在CTD-ILD中的研究陆续被报道,研究最多的是系统性硬化症(SSc)合并ILD,另外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及系统性血管炎等CTD-ILD均有关于KL-6研究的报道。KL-6在CTD-ILD中的作用与原发ILD相似,且KL-6的升高可早于肺部影像学的改变。

基于大量KL-6与ILD相关性的研究,目前认为血清KL-6升高可协助ILD早期诊断、反映病变的程度及转归;特别是对于CTD患者,血清KL-6检测可用于鉴别是否合并ILD,因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一般KL-6并不高,故同时可以和肺部感染相鉴别。虽然目前有关KL-6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除ILD外,其升高还见于多种其他疾病,但由于KL-6检测具有快速、简易经济、可重复性及无创等特点,优于高分辨肺CT、肺泡灌洗及肺活检等经典的方法,临床中血清及BALF的KL-6水平检测将有望成为ILD的新型标志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