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智共赢,超越创新大咖共话肺癌多学科诊疗 [复制链接]

1#
来源:肿瘤资讯

年7月23日—25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协办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第5届年会暨肺癌规范化诊治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会议期间,特别邀请到上海医院的廖美琳教授、赵怡卓教授和韩昱晨教授,就肺癌的多科学诊疗与规范化诊疗进行分享。

廖美琳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医院临床中心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CSCO临床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前常务委员国际肺癌学会会员亚洲肿瘤学会前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会前委员中华肿瘤学会前委员

上海市慢病中心肺癌前组长全国肺癌专题研究前委员副主任上海市肺癌咨询中心前执行主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前理事

赵怡卓主任医师

上海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临床试验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上海市COE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多学科协作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常委CSCO纵膈肿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会员

韩昱晨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导

上海医院病理科主任国际肺癌研究组织(IASLC)病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胸部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病理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病理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学会病理委员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通讯编委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病理系世川奖学金研修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部病理系博士后

多学科交融,优势互补,致力提升

肺癌患者长期生存

廖美琳教授:肺癌的疾病特点较为突出,第一,发病率高,在国内外均较常见;第二,非单一方法可以解决,需考虑全身情况;第三,诊疗涉及多学科。在以前,肺癌治疗手段比较单一,仅涉及内科和外科,而今肺癌的诊断、治疗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更是涉及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等多学科协作。在诊断上,CT的影像切分更为精细,可以发现隐蔽部位的病灶,能够早期发现癌症。而早期肺癌目前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6%,推进了肺癌慢性病化。当前病理学科在肺癌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发现初始阶段的新能量增生、原位癌、微浸润癌至腺癌,并可结合基因检测指导着临床用药。总之,多学科相互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参考,极大地提高了肺癌的诊疗水平。

早在20世纪80年代,医院便开始进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探索,在当时这一概念还比较新鲜,而今多学科诊疗已经成为肺癌诊疗的基本模式。而肺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也出现了巨大的突破,尤其新药不断涌现,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以往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而今可以达到15%,甚至更高,很多患者都实现了长期生存。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可以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经济、有效、低*的药物,为肺癌的生存带来更多的希望。

民族创新药发展蓬勃,质高效优经济实惠

廖美琳教授:肺癌新药的发展,尤以免疫治疗新药发展更为迅速。目前我国民族创新药质量有保证、疗效好,达到国际水准,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价格便宜。国外进口免疫治疗药物动则几万元,而国产药物才几千元,相较而言更为经济适用。目前癌症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提高到目前的40.5%,癌症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只要我们找到对的患者,找到对的药物,找到对的时间,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的消灭肿瘤指日可待。对于国产创新药物,可以走向联合治疗,将*性降至最低,增加协同效应,提高疗效,如化疗与免疫的结合,免疫与免疫的联合,都是与既往不同的创新。期待未来民族创新药可以更好地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愈希望。

呼吸内科在肺癌MDT诊疗中举足轻重

赵怡卓教授:无论是在肿瘤治疗亦或其他疾病的治疗,多学科团队(MDT)诊疗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就呼吸内科在肺癌MDT诊疗中的作用,可以说是极为重要,其贯穿肺癌诊疗的全过程,并极具学科特色。以诊断为例,气管镜、肺穿刺、超声内镜(EBUS)、纵隔镜等具有呼吸特色的诊断技术在肺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又如除外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呼吸科特色的腔内治疗在肺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中央型肺癌的特殊患者,可通过腔内消融治疗和支架治疗,在短时间解除压迫症状,为后续治疗提供很好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又如呼吸科医生对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治疗可谓得心应手,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造成肺纤维化治疗上,免疫治疗造成的免疫性肺炎上,呼吸科医生可以在选择用药伊始便可进行监测,为患者及早治疗提供帮助。概而言之,呼吸内科在肺癌MDT诊疗中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以呼吸科视角看待肺癌免疫治疗规范化

赵怡卓教授:肺癌免疫治疗规范化,不单单局限于呼吸科,对所有选择免疫治疗的医生而言,均需要考虑。美国的NCCN指南、欧洲的ESMO指南、国内的CSCO指南等,都是临床诊疗时需要参考的规范。由于近年可选择的免疫治疗药物很多,有进口的亦有国产的,需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