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疗研究进展专栏
肺癌早筛早诊的精准化探索
梁文华黎才琛何建行
(广州医科大学
医院)
摘要
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年新发病例约78.2万,年死亡病例约62.6万[1]。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的远期预后较差,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10%[2]。近年来,已有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运用低剂量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能大幅度降低肺癌的死亡风险,改善肺癌的预后[3-4];但CT筛查的高假阳性率为后续诊疗带来一定的困难[5]。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广泛应用于晚期癌症的基因分型及疗效监测,随着痕量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使得液体活检运用于早期癌症筛查及诊断成为可能。本研究归纳近年来本课题组在肺癌早筛早诊精准化领域的相关工作,探讨肺癌早筛早诊的可行策略,为肺癌早筛早诊的临床实践及科研方向提供新思路。
01
低剂量CT筛查可提高肺癌早诊率
目前,中国大部分患者因持续咳嗽、医院就诊时,所发现的肺部肿瘤多数已属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不足20%[6]。而早期肺癌通过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能够提高20%~30%,ⅠA期患者生存率超过90%。既往未能在肺癌早期阶段及时诊断的主要原因是体检/筛查工具的固有缺陷:常用的胸部平片(X-ray)无法发现体积小、密度低的早期肺癌病灶。美国国家肺癌筛查(NLST)为证明CT筛查的有效性,开展了共纳入了例受试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试验组行低剂量CT(low-dose